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队伍
龚延明教授“清正 高效 创新—《中华读书报》印象记”
发布者:wx 发布时间:2014-05-23 00:00:00 阅读:

按:2014514日《中华读书报》刊登本中心龚延明教授纪念《中华读书报》创办二十周年文章: 
 
清正 高效 创新
——《中华读书报》印象记
·龚延明·
 
    《中华读书报》二十岁了!
    二十岁的《中华读书报》,如同一个人茁壮成长到二十岁,正处于朝气蓬勃、风华正茂、充满希望的时期。她给读者带来的是青春的气息,让读者看到的是豪迈的步伐,为读者传递的是中国图书界和知识分子历史的记忆、现存的生态、未来发展的憧憬和理想。
    在林立于大江南北的众多纸质媒体中,论资历,《中华读书报》不是老大哥,是小弟弟。然而,她以清正高雅、向读书人传递正能量的的办报宗旨,高效处理来稿、编发稿件的使命感、责任感,不拘一格用稿的创新精神,与熔古今中外新老图书知识于一炉、为读者高树引领健康向上阅读的风向标,日益显示出其高雅的读书人报的特色,以欣欣向荣的姿态屹立于媒体之林。
    我热爱《中华读书报》。我是《中华读书报》长期订户,是《中华读书报》的忠实读者。在当下媒体纷繁、信息爆炸的时代,我可以放下很多很多,但我每周必读的一张报纸就是《中华读书报》。为什么?因为她给予了我个人读本本所不可能获得的新知和时代前沿的图书信息。
    舒晋瑜《新媒体时代“人文精神”缺失引发学界关注》的报道,使我了解了我们时代面临的人的知识结构的嬗变对人文精神重建的影响;武秀成、王继如《新版〈史记〉审查报告》,使我认识了修订本《史记》的更上一层楼的意义所在;朱学文口述《侯外庐先生的晚年思绪》,使我窥见了“五四”时代知识分子出身的大学者毁家抒难追求真理、客观平和评判有争议学者的爱国情怀和宽广胸襟;汤一介、乐黛云的《弥补精英历史与大众历史断裂的创举》,使我感受到老一辈学者对“戏说历史”的担忧与历史学家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