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 > 学术交流
我宋学研究中心冯国栋副教授哈佛访学圆满归来
发布者:wx 发布时间:2012-11-15 12:23:02 阅读:

 我宋学研究中心冯国栋副教授哈佛访学圆满归来

201110月至201210月,我宋学研究中心冯国栋副教授受

 

 

浙江大学“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研究计划”支持前往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东亚语言与文明系(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进行了为时一年的访问。冯副教授除完成了“两宋禅宗的地理流动研究”的课题外,还积极组织参与哈佛大学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学术活动,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参加哈佛课程

哈佛东亚系与神学院(Divinity School)都是美国佛教研究的重镇之一,东亚系对禅宗的研究,神学院对藏传佛教的研究都有非常重要的贡献。东亚系和神学院设有多门有关佛教的课程。访问期间,冯副教授主要参与了“东亚宗教导论”“中国宗教研究导读”、“佛教研究”和“禅之历史、文化与批评”四门课程。

1、东亚宗教研究导论(Introduction of the Study of East Asian Religions

“东亚宗教研究导论”由哈佛东亚系罗柏松(James Robson)开设,2011年秋学期每周二、周四上午开课。此课程主要从跨文化的角度去理解佛教、道教、儒教、日本神道教以及中国、日本的民间宗教的历史与发展,集中处理宗教仪式、偶像崇拜、神圣地理、冥想、死亡、神先崇拜以及不同宗教之间的交涉。内容丰富,视野相当开阔,而所用人类学、文化学的方法也极富新义。

 

2、中国宗教研究导读:中国佛教研究新动向(Readings on Chinese Religions: Recent Scholarship on Chinese Buddhism)

“中国宗教研究导读”也由东亚系罗柏松教授开设,于秋学期星期三下午进行。此课程旨在通过阅读相关研究书籍,让课程参与者了解西方,特别是英语世界对中国佛教的最新研究。介绍导读西方学者研究大乘佛教思想、作为哲学的佛教、天台、华严、禅宗、净土以及佛教与社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通过大量的阅读,使课程参与者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了西方佛教的研究状况。本课程阅读量很大,每周阅读的书籍、参考文献多达五、六种。

 

3、佛教研究:跨时代与跨地域(Studying Buddhism, Across Time and Place

“佛教研究”课程由哈佛神学院珍妮·嘉措(Janet Gyatso)于春学期开设,每周二、四上午进行。此课程旨在讲述佛教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变化与发展,侧重展示佛教在印度、中国、日本以及中国西藏的不同形态。通过跨文化的研究,揭示佛教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其思想与实践的不同发展与独特之处。

 

 

4、禅之历史、文化与批评(Zen: History, Culture, and Critique )

  “禅之历史、文化与批评”由东亚系罗柏松教授主讲,春学期周二、周四上午开设。此课程主要讲述作为文化传统的禅在印度、中国、日本、韩国、越南、欧洲、北美的演变与发展。禅与语言、仪式、遗物、真身、艺术、性别、国家主义、战争等关系。显示了北美禅宗研究的多元化与多种性。

20121115104546574.png

 

二、演讲

    冯副教授在哈佛访学期间,受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Harvard Chinese Culture Workshop)和麻州佛教协会(Massachusetts Buddhist Association)之邀,分别做了“宋代的川僧与浙僧”、“佛教社会责任观”的演讲。

1、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

201231,受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召集人王德威、张凤教授的邀请,冯副教授于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做了“宋代川僧与浙僧”的专题讲座。讲座信息刊登于美南報系华文报纸《波士顿新闻》上。

 

  

2、麻州佛教协会

2012414,冯副教授受邀于麻州佛教协会普贤讲堂做了题为“佛教社会责任观”的专题讲座。

20121115104429494.png

三、组织参与学术会议

     在美国访问期间,冯副教授与华中师范大学林岩教授倡议发起“中国访问学人论坛”,论坛得到“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王德威与张凤教授的大力支持,分别于201249520举行了第一、第二次会议,组织哈佛中国访问学者30余人,就中国历史、中国哲学、中国文学展开讨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冯副教授作为主要联系人的第二次会议,侨报记者李强做了《学人聚哈佛、论中西——中国访问学人论坛侧记》专题报道。

   20111217,由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主办的“宗教与当代社会文明”学术研讨会在波士顿华人圣经教会举行,冯副教授受邀参加,并做了《佛教责任观与当代社会》的发言。2012218,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举办“精神生活与道德实践”专题研讨会,冯副教授发表了题为佛教的共业观念与社会责任》的论文。

20121115104352202.png

 

四、与国内来访佛教组织座谈

2012628,北京龙泉寺翻译中心一行14人在龙泉寺书记悟光法师的带领下,来哈佛大学参访,冯副教授组织多位中国访问学者与龙泉寺参访团进行了座谈。就佛教的当代责任、佛典翻译与佛教在欧美的传播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20121115104221935.png

 

五、哈佛赠书

    20124月20,冯副教授将去年出版的《佛教文献与佛教文学》一书赠给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

 

六、参访麻州佛教组织

麻州的佛教组织虽然规模相对较小,但数量相当多,宗派多样,从小乘到大乘,从汉传到藏传,从坐禅到修密,无所不包,无所不备。近年来,美国国内佛教发展比较快,很多美国人开始信仰佛教。其中在所有的佛教教派中,禅与密是美国最为流行的修行方法。冯副教授在波士顿期间,考察参访了麻州佛教协会、麻州千佛寺菩提学会、麻州佛光山三佛中心、Kurukulla藏传佛教研究中心、剑桥禅修中心等组织、寺院和精舍,了解佛教在美国的发展状况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