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研成果 > 学术论著
中心孔令宏教授著作《江西道教史》出版
发布者:wx 发布时间:2012-04-06 14:39:56 阅读:

 我中心孔令宏教授近期出版了学术专著《江西道教史》,现将该著作内容简介、创新点等摘录于下:

1.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9年宗教学众多申报项目中突破重围唯一获得批准的项目,吸收多位专家的意见修改充实并经鉴定后,由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出版的成果。本项目同时也是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江右哲学研究中心招标课题的结项成果。以学术良知而论,本书是两位作者五年多来心血的凝聚之作。
    江西道教起源较早,在张陵创教前,江西已经有较多的神仙传说,其中一部分影响了后代道教的发展,甚至有的影响绵延至今。张陵在蜀地创教前,在包括江西在内的东部有一定的活动。张鲁之后,张天师子孙散居于三地。唐代以来,龙虎山一系天师后裔脱颖而出,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尤其在北宋获得了朝廷的重视与支持,为此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元明两代达到发展的高峰,清代因得不到政治支持而陷入衰退。具体来说,唐代邓紫阳开创了北帝派,该派亦是唐代道教的热点。晋代许逊实有其人,但其许多事迹是后人增益的。唐代以来,本为民间信仰的许逊信仰,在胡慧超等人努力下,与信奉日、斗、月三王的孝道派结合,形成了新的孝道信仰,并逐渐向道教靠拢,至南宋时的净明道而完成这一转变过程,至元代而达到发展的高峰,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对江右商帮和民间的闾山夫人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灵宝派阁皂宗、北帝派、天心派、神霄派等也在江西产生并传播到全国而有较大的发展。虽然江西道教以正一道为主,但也不能忽视全真道在江西的传播,尤其是陈致虚、伍柳派等为内丹学的繁荣做出了较大贡献。总体看来,江西道教虽然在民间有一定的生命力,但对政治的依附性很强,得到政治支持就有较大发展,否则就衰落停滞。不过,应该看到,江西道教在过去为中国道教做出了巨大贡献,历史档底蕴深厚,富有发展的潜力,在未来当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2.学术创新点

(一)、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结合出土文物、地方志等乡邦文献、口述史和正规文献,对江西道教的研究更加细致、深入。
(二)、对唐五代以前的张天师一系研究,本书对南北朝至唐五代张陵在东部的事迹传说进行了分析,对张陵在东部,包括江西、浙江、江苏等地活动的可能性进行了推测,利用新发现的数据对张鲁的卒年进行了论证。一般学者都认为从三国张鲁以后,至晚唐龙虎宗兴起,中间约800年间张天师一系缺乏史料,本书对这一段的史料进行汇合和梳理,提出了张鲁以后,张天师子孙分散于三地的新观点。天师道在张陵的第四代孙张盛时传到江西龙虎山,这仅见于《汉天师世家》,正史中并无记载,学术界也基本上不认可这一说法。本书对此进行了辨析,丰富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三)、本文利用史传数据对许逊所任旌阳令之旌阳所在地进行了考证,并利用晋代的察举和九品中正制等制度对许逊的出身进行了新的论证。
(四)、对净明道的研究,学术界目前仅探讨到刘玉为止,对刘玉之后的发展一笔带过,对净明道与江西商业文化、闾山夫人教的关系缺乏探讨。本书填补了这一空白。
(五)、龙虎山天师道在清末至近代的活动,目前的学术成果中讨论不多。本书对此用较多的篇幅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六)、既有的成果注重于正一道,对全真道在江西的传播研究不多。本书在这方面有所加强。
 
3.学术价值
    江西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宗教地理学上,道教素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根据杜光庭的《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江西有五个洞天和九个福地,这在全国是不多见的。但是,既有的道教研究成果除了对净明道和龙虎山天师道有专著之外,对江西道教的其它方面只是在中国道教史的宏大叙事中略有涉及,缺乏深度和系统性,已经发表的论文中,相当一部分尚可深入讨论。到目前为止,尚无一部系统的江西道教史的专著面世。与此相关,在有关中国近代道教的研究中,对江西道教正一道的研究很不充分,对近代张天师在上海、苏州、杭州、台湾的活动的研究成果也不多见。本书的研究,能填补学术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