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 > 学术交流
冯国栋教授参加首届佛教史论坛—佛教史料与史学工作坊
发布者:樊婷 发布时间:2017-12-25 21:31:25 阅读:

       2017年11月4—5日,浙江大学佛教文化研究中心和东亚宗教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了“首届佛教史论坛:佛教史料与史学工作坊”。这次工作坊大体有三个主题,共七场发表与讨论:僧传与圣传(两场),文本与文献(三场),形象、仪式与史事(两场)。

2223.jpg

      冯国栋教授参加了本次论坛,并做了《“活的”文献研究:以佛教文献为主的思考》为主题的报告,他自承这是受北大邓小南教授《走向“活”的制度史》的启发。

       冯教授首先梳理了现代文献学研究的学术脉络,他认为“文献学”的内容与方法是由中国古代“治书之学”发展而来,然而古人把这门学问叫“校雠学”。而“文献学”一词始见于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其意义大抵是以史料为核心的广义史学。因此,文献学现在成了以方法为主为其他学科提供史料的工具学科,文献学是否就只能为其他学科提供史料,这是作者关注的起点。冯教授认为,文献有四个性质:即文本性、物质性、历史性与社会性,而传统文献学主要关注的是文本性的问题。他期望引入西方书志学、考古学、书籍社会史、阅读史等学科的方法和理念,尝试建立一种“活的”文献研究。并通过《景德传灯录》的例子,说明校勘中存着“实质性异文”和“非实质性异文”,二者的表现形式、处理方法及背后所蕴含的理念皆有不同。他还以南宋大川普济的塔铭为例,说明塔铭生产的过程,以及在由行状到塔铭,塔铭上石前与上石后文本发生的变化。他认为我们对文本生产的过程越清楚,对文本的理解才能越深入。

       佛教史论坛旨在打破文史哲学科界限,为学界提供一个研讨问题、凝聚共识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