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研成果 > 学术论著
束景南教授学术专著《朱熹年谱长编》(增订本)出版
发布者:wx 发布时间:2014-03-25 00:00:00 阅读:

 

按:我宋学研究中心束景南教授学术专著《朱熹年谱长编》(增订本,上下卷)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05万字。兹将该书新增订内容部分摘录于下:
 
婺源茶院朱氏始祖朱新考
 
     朱熹的先代世系,目前真正可信的可以上溯到茶院公朱瓌。瓌被立为婺源朱氏的始祖,朱熹是瓌的九世孙。但关于瓌的资料主要保存在朱氏宗谱、族谱中,语焉不详。《新安月潭朱氏宗谱》中的《婺源茶院朱氏世谱》,对瓌只有一段简要的叙述:

茶院府君,讳,又名古僚,字舜臣,行二十一。唐广明间,因巢乱,避地歙之黄墩。天中,以刺史陶雅之命,领兵三千戍婺源,民赖以安,因家焉。官制置,茶院是为始迁婺源之祖。娶杜夫人四娘,合葬万安乡千秋里,地名连同。坐丑面未。生子廷隽。

朱熹在《婺源茶院朱氏世谱序》中也只说:

吾家先世居歙州歙县之黄墩。……唐天中,陶雅为歙州刺史,初克婺源,乃命吾祖领兵三千戍之,是为制置茶院府君。卒,葬连同,子孙因家焉。生三子,仕南唐,补常侍丞之号。

这里有很多问题未说清楚:究竟瓌什么时候移居歙县黄墩?又什么时候移居婺源?移居婺源何地?尤其对这里叙述的标点多有错误,一般都标点为“官制置茶院,是为始迁婺源之祖”,瓌究竟任什么官?难道有“制置茶院”的官吗?而且这些记载同其他朱氏宗谱、族谱的记载也不同,如有的朱氏宗谱、族谱认为不是瓌广明间避地歙之黄墩,而是瓌父朱师古于乾符五年自金陵迁歙之黄墩;有的认为是瓌兄朱王革   于乾符元年奉父迁居歙之黄墩等。

其实朱氏宗谱、族谱中的记载比较晚,故多有错误与不明之处。现关于瓌记载最早的资料,除了朱熹的《婺源茶院朱氏世谱序》外,还有朱振(北宋人,瓌四世孙)的《歙溪府君诗集序》,其中云:

唐人陶雅为歙州,初克婺川。天中,吾祖以雅之命,主婺川输赋,总卒三千人戍之,邑屋赖以安,因家焉,是为婺川吴郡朱氏之始祖。盖初来于歙之黄墩,歙民有朱氏,秋祭或用鱼鳖者,皆族也。(《韦斋集》卷十)

这里明确说瓌任婺川输赋和戍防的官,不是什么“制置茶院”的官,同朱熹《婺源茶院朱氏世谱序》的说法一致。除此之外,关于瓌的最早资料,我们发现记载在南宋罗願的《新安志》中。《新安志》卷五“婺源沿革”云:

中和二年(882),弦高镇将汪武率百姓于氵要  立营,决遣镇事。天复元年901),就立婺源都镇。天三年(906),武死,以为新县制置,巡辖婺源、浮梁、德兴、祁门四县,改旧县为清化镇。

又“镇寨”中云:

其营寨之制,天中,刺史陶雅遣为县制置,时有冲山营左右威武两指挥,见于古县记。

又“贤宰”中云:

汪武者,乾符中仕州,为游奕使……始,武以私财买民地,置县城邑,以其税入己户左右。战守凡数岁,迁县入焉。因以制置二十余年,使其人不为外寇侵扰。雅为歙州刺史,暴增民赋,武不为屈,以故迄武之世,县人赖之。天三年(906)二月,武死,雅使衙内指挥代之,因制置巡辖四县。后刘津为都制置使。

古瓌、瑰、音同相通,朱即朱瓌。罗願也是新安人,与朱松、朱熹同乡同时,他在《新安志》中第一次为朱松、朱熹立了传。他掌握的古新安资料是可信的。由此可以确知朱瓌在天祐三年移居婺源,歙州刺史陶雅任命他为县制置。在此前,朱瓌居家歙县黄墩,已任衙内指挥,这显然是朱瓌避黄巢乱自金陵迁居歙县黄墩后,得同歙州刺史陶雅相识,才被陶雅任为州衙内指挥。在朱瓌之前,汪武任婺源县制置二十余年,正主要掌管县赋税与戍防事,这同朱振说的“主婺川输赋,总卒三千人戍之”一致。朱瓌任县制置,巡辖婺源、浮梁、德兴、祁门四县,实际相当于后来的都制置使,故说“后刘津为都制置使”。光绪《婺源县志》卷五十六载有南唐刘津的《婺源诸县都制置新城记》云:“大和中,以婺源、浮梁、祁门、德兴四县茶货实多,兵甲且众,甚殷户口,素是奥区。其次乐于越,悉出厥利,总而筦榷,少助时用。于时辖此一方,隶彼四邑,乃升婺源为都制置,兵刑课税,属而理之。”朱瓌任婺源县制置,也是掌管“兵刑课税”之事。罗願说:“天祐三年二月,武死,雅使衙内指挥朱瓌代之”,这并不是说汪武死在天祐三年二月,而是说朱瓌在天祐三年二月任命为县制置。按汪武在天复三年(903)已被陶雅擒杀(见《九国志》卷一《陶雅传》,《新唐书·杨行密传》称“缚武于军”,不确),何以到天祐三年(906)二月陶雅才任命朱瓌为县制置呢?这是因为天祐三年以弦高镇为县治,建新县。《新安志》卷五《婺源沿革》云:“中和二年壬寅,汪武始于溃州之右氵要  蚺蛇港旁为营。至天祐三年乙丑,即营为县,号新县,而旧县改为清化镇。”是年婺源立新县(县治弦高镇),故称“以朱瓌为新县制置”。《民国重修婺源县志》云:

迄唐之季,盗贼蜂起,县令俱是武官镇将,当时谓之制置,或兼他官,迨及五季皆然。……武于弦高镇创县基,判县事,虽为县令,实亦镇将也。朱由歙州衙内指挥代武,见《新安志》,当作瓌。(卷十三《县职》)

汪武立县为制置,判婺源事。……朱,字舜臣,居歙之黄墩。天三年,汪武既卒,陶雅遣领兵三千来戍婺源,为制置,巡辖婺源、浮梁、德兴、祁门四县,因家焉。(卷十四《镇将》)

其说全本自《新安志》,但把新县制置归为镇将亦不确。朱瓌既是任新县制置,由此也可知朱瓌天祐三年由歙县移居婺源,必定是移居新县治弦高镇。程尚宽《新安名族志》云:

婺源阙里,在邑南明道坊前,街右有虹井,文公家庙在焉。其先居歙之黄墩,曰者,号古僚,是为制置茶院府君。唐天中,以歙州刺史陶雅命,领兵三千戍婺源,民赖以安,子孙因家弦高镇,即今阙里也。(后卷)

弦高镇成了“文公阙里”。但是后世朱氏宗谱、族谱都说朱熹祖籍是在婺源万安乡松岩里,如黄干《朱熹行状》云:“本贯徽州婺源永平乡松岩里。”朱熹《朱松行状》称“万年乡松岩里”。这表明朱瓌晚年又从弦高镇避居到万年乡松岩里。朱瓌做官的靠山是陶雅,关于陶雅任歙州刺史的时间,《新安志》、《九国志》与《十国春秋》都有陶雅传,说陶雅景福元年(892)任歙州刺史,天祐十年(913)卒于任上,任歙州刺史二十年。其时五代大乱,朱瓌应是随着陶雅的死失去官场靠山,退官隐居到万年乡松岩里。所以万年乡松岩里成了朱熹的祖籍。弄清此,便可以揭开“茶院府君”之谜。按唐五代并无“制置茶院”的官,朱瓌只任过州衙前指挥和县制置的官,也没有任过“制置茶院”的官。其实在朱氏宗谱、族谱中都是用地名来指称某某府君的,一是指其坟墓的葬地,一是指其居家之地,绝无用官名来指称府君的。如在《婺源茶院朱氏世谱》中,朱惟则“葬松岩里之歙溪”,故称“歙溪府君”。朱振“葬松岩里芦村镇庄”,故称“芦村府君”。朱绚“葬大王桥坞”,故称“王桥府君”。朱瓒“自婺源迁休宁二十六都八保临溪,是为始迁临溪之祖”,故称“临溪府君”等。那么同样,朱瓌称为“茶院府君”,“茶院”应是指其居住之地(葬在连同),而绝不是指官名。这个“茶院”应在松岩里。考光绪《婺源县志》卷二记载有明代的乡里都:

县东北曰万安乡,统五里:松岩里(辖都二:一都、二都),千秋里(辖都二:三都、四都),灵属里(辖都二:五都、六都),大鳙里(辖都二:七都、八都),长城里(辖都二:九都、十都)……

县北曰浙源乡,统四里:嘉福里(辖都二:十一都、十二都)……

四都:长田……茶坑溪……

十一都:官坑……茶源……(参见《新安志》)

这个十一都的“茶源”应即“茶院”(宋人地名多有用同音字的,如朱瓌葬地“连同”又作“连桐”,朱熹居住的“同繇”又作“童遊”,朱松避居的“桐江”又作“洞江”等)。唐五代以来各县的乡里都多有变迁,如《新安志》所载宋代乡里都已同明代的乡里都不同,明代的乡里都更同唐五代的乡里都不同。这个“茶源”在明代属浙源乡嘉福里,在唐五代应该属万安乡松岩里,所以朱熹才称祖籍“万安乡松岩里”,而称朱瓌“茶院府君”。朱熹在《婺源茶院朱氏世谱序》中称朱瓌“是为制置茶院府君”,是说他是任过县制置的“茶院府君”,而不是说他是“制置茶院”的府君,后人把这句话都读错了,以为朱瓌是当过制置茶院官的府君。朱熹在《婺源茶院朱氏世谱序》中称“芦村府君”、称“王桥府君”等,都是以地名称府君,岂能独独以官名称朱瓌为“茶院府君”?其实朱熹把谱定为“婺源茶院朱氏世谱”,在谱中直称朱瓌为“茶院”,已经明确指明这个“茶院”是居住地名,而不是官名,因为如果是指“制置茶院”的官名,那么朱瓌应称“制置茶院府君”或“制置府君”,朱熹定谱名就应称“婺源制置茶院朱氏世谱”,称“茶院”或“茶院府君”显然不通。其实宋以来人们都知道朱瓌是任县制置,而把“县制置”同“茶院府君”区别开来。如明程尚宽《新安名族志》后卷《朱》云:

歙县,浯村,一名环溪,在邑南三十里。先世避巢乱居黄墩,唐天中,茶院府君领卒制置婺源,因家焉。

婺源,香田,在邑东十里……曰,又曰古寮,领卒制置婺源,号“茶院府君”。

这都清楚指出朱瓌是婺源县制置,不是什么“茶院制置”。又:

         歙县,溪南三坪,在邑西三十里。先世曰王革  ,又曰古佑……因家黄墩,与兄茶院并显当时。

         休宁,月潭,在邑南四十里。出婺源香田派,茶院府君之十一世孙曰兴如,迁于此。

这都明确称朱瓌为“茶院”、“茶院府君”,不是什么“制置茶院”的府君,“茶院”是朱瓌的居住地名,不是官名,由此可以得到确考。

探明朱瓌何时移居婺源和任何官,则朱瓌何时从金陵(或姑苏)避居歙县黄墩也可得明。各种朱氏宗谱、族谱多认为朱瓌在乾符元年或乾符五年由金陵避黄巢之乱逃居歙县黄墩,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乾符年间黄巢义军恰正活动在饶、信、洪、宣、歙一带(见《新唐书》中《黄巢传》与《僖宗本纪》)。《民国重修婺源县志》卷十二云:“僖宗乾符五年戊戍,黄巢寇宣、歙,观察使遣兵拒之。僖宗乾符六年己亥,黄巢陷歙州,都将吴九郎死之。”乾符中歙州一带动荡不宁,而姑苏、金陵尚未受黄巢侵犯,朱瓌怎么会在这时避黄巢乱从金陵逃往歙县黄墩?唯有到广明二年(881),黄巢义军离开宣、歙,沿姑苏、金陵北上,朱瓌才会在这时由金陵向南逃往歙县黄墩。因此《婺源茶院朱氏世谱》上说“唐广明间,因巢乱,避地歙之黄墩”,是正确的,时间应该是广明二年(881)。一些朱氏宗谱、族谱中称朱瓌生于广明元年,比较可信,按《婺源茶院朱氏世谱》称朱瓌次子朱廷隽“生后梁太祖乾化二年壬申,殁宋太宗淳化五年甲午,寿八十三。”若朱瓌生于广明元年(880),那么到乾化二年(912)为33岁,其时生次子朱廷隽正差不多。广明二年朱瓌方2岁,则可知必是其父朱师古携朱瓌逃往歙县黄墩(朱师古墓在黄墩),一些朱氏宗谱、族谱上说朱师古奉父之命于乾符五年由金陵迁至歙县黄墩,或说是朱瓌兄朱王革 在乾符元年奉父迁居歙县黄墩,显然都是错误的。

总之,朱瓌一生只任州衙前指挥与婺源县制置两官,时间在3040岁之间。《铅山石岩朱氏家谱》中有除朱王革、朱瓌制:

除朱王革为观察讨击使制

朕惟安邦须藉乎忠良,靖乱全资乎智勇。盖晋文得狐、魏,霸业以兴;光武用寇、邓,而帝图以复。粤稽往古,靡不皆然。天降割于我家,予未堪于难,思用豪杰,交秉兵权,其敷宠章,用诏群辟。具官王革,才猷超卓,机智有为,况难兄难弟,奋庸熙载,且同德同力,竭忠效谋,故命尔为江南观察讨击使。夫官以观察为名,必于闾阎疾苦无不知,生民利病无不识;职以讨击为尚,必于有罪者我得而诛之,叛乱者我得而殄之。毋曰时之难为,势之难为,当求公尔忘私,国尔忘家。夫然则尔永终无穷之

誉,而朕庶享少康之休,汝其钦哉,毋替朕命。龙纪元年己酉七月。

除朱王革为宣歙观察使制

惟尔英勇可嘉,才能夙著。暨承戎命,屡树殊勋。故今南土之安,藉尔兄弟之力,宣推峻秩,用奖勤劳。今除尔勇卫将军,兼宣、歙观察使,当输倚任之诚,共享无疆之福。汝其钦哉,毋替朕命。大顺元年庚戍五月。

除朱王革为歙州开国亭英侯制

门下银青光禄大夫王革 ,操清行洁,学敏词优,克荷教忠之训,以成资敬之德。交神有度,布泽无偏,推忠信为军声,持义勇为战器,佐予兴运,乃茂殊功。德厚者任荣,业盛者报重,俾尔嗣续光于前人,惟增锡土之封,用表传之业,可授御史大夫、江南歙州开国亭英侯,食邑五千户。景福元年壬子二月初三日。

除朱为八州观察使朱王革为招讨军容使制

朕惟社稷之寄,必藉忠纯之士;股肱之任,宣资硕德之贤。尔歙州刺史朱,少战文场,壮持节钱,与弟马步军总管、宣、歙先锋使朱王革 ,同心戮力,捕巢兵,克复江南,功高德懋,特升尔宣、歙、池、平、苏、杭、饶、信八州观察使,朱王革  授江东招讨军容使。尚期汝推诚辅弼,矢力边陲,广陈不战之谋,永底忠贞之节,宣尽厥心,以称朕意。天三年丙寅十月。

这几篇除官制显然都是伪造。以第四篇除制论,天祐三年朱瓌方刚任婺源县制置,怎么可能除瓌为八州观察使?在天祐三年以前,瓌任衙前指挥,怎么可能是歙州刺史?陶雅从景福元年至天祐十年任歙州刺史二十年,昭昭载于史册,瓌又怎么可能在这时任歙州刺史?除制说瓌、朱王革 兄弟“勦捕巢兵,克复江南”,按黄巢事在僖宗乾符至中和年间,其时瓌还只是三、四岁的小孩,如何能“勦捕巢兵”?黄巢死于中和四年(884),若朱勦巢有功,如何要二十二年后到天祐三年(906)才论功除八州观察使?这不是荒唐吗?王革  卒于光华三年(900),天祐三年已不在人世,怎么会除招讨军容使?其余三篇除制也是伪迹昭著,如第一篇称“况难兄难弟,奋庸熙载,且同德同力,竭忠效谋”,第二篇称“藉尔兄弟之力,宣推峻秩”,都是说朱王革 、瓌兄弟同力勦巢勦寇,这都是不可能的事,仅此已见其伪。第三篇除制称王革 光禄大夫,功授御史大夫、封亭英侯云云,事更荒谬。歙州刺史陶雅恰在这时奏王革 领兵镇浮梁,如王革 景福元年已授御史大夫、亭英侯,那么他已经入朝做大官,区区一歙州刺史竟可奏他去当一个领兵镇浮梁的小官吗?《程朱阙里志》中有一篇吴廷作的《唐亭英侯朱公传》,其实就是根据这几篇伪造的除制拼凑编造起来的,其中说:

         王革)登大中二年戊辰进士……八年,授监军总管。咸通二年……升河南节度使。乾符元年,公筑室黄墩,奉父居焉……三年,时黄巢作乱……公戮战五年,平复一十五州。广明元年,敕授马步都总管兼宣、歙讨击使。光启三年,制授勇卫将军、江南招讨军容使。龙纪元年,除江南观察讨击使。……大顺六年,除勇卫将军兼宣、歙观察使。景福元年,制封银清光禄大夫、大宪御史,爵授江南领将歙州开国亭英侯。……陶雅知歙州,奏公领兵镇浮梁……光化三年,卒……

这里几乎没有一个字可信。如说王革 登大中二年(848)进士,若以王革 登进士时20岁,那么他约生于大和二年(828),同其弟朱瓌相差53岁,这可能吗?(如果说瓌比朱王革 小几岁,生于大和四年(830),那么到天祐三年已经76岁,陶雅会命他为婺源制置吗?)这显然是为了让朱王革 能赶上参加勦黄巢立功的时代,有意把他的年龄往前推了。实际在僖宗朝黄巢起义的时期,朱王革 、瓌都还是小孩,他们绝不可能参加勦黄巢的斗争。朱王革 、瓌主要活动在昭宗、哀帝的时期。道光《浮梁志》上载:

         朱迁,姑苏人,寓歙之黄墩。昭宗朝父革(王革),为副将,捕盗有功,授招讨军容使。迁授游击将军,经浮梁驻兵御寇,屡立丰功,晋勇御将军,封浮梁县开国男,因家焉。乡民立祠祀之。(卷十二)

这里就只说王革 在昭宗朝捕盗事,而无在僖宗朝勦黄巢事。

    总上所考,我们可以确知:婺源朱氏始祖朱瓌生于广明元年。广明二年其父朱师古携瓌避黄巢乱由金陵迁居歙县黄墩。陶雅在景福元年任歙州刺史后,朱瓌除为州衙前指挥。天祐三年陶雅除瓌为婺源县制置,巡辖婺源、浮梁、德兴、祁门四县,瓌遂移居婺源弦高镇(县治)。天祐十年陶雅死后,瓌避乱移居婺源万安乡松岩里茶院,故称为“茶院府君”,朱熹也才自称祖籍婺源万安乡松岩里。

2014325113546995.jpg